中新網(wǎng)新疆伊寧7月19日電 (記者 劉玥晴)第二屆海疆與邊疆治理研究工作坊19日在新疆伊寧開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研究院所的20余位歷史學者參加研討交流。
.jpg)
本屆工作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伊犁師范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聯(lián)合舉辦。圍繞邊防與海防的關系、清代海疆治理中臺灣的角色與地位、晚清時期西北邊疆財政應急等議題,與會者開展主旨報告、三場論文報告交流及圓桌討論。
開幕式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秘書長、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細珠介紹了去年第一屆工作坊取得的學術成果。他表示,推進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應有之義,需要強大的理論支撐,希望專家學者以臺灣史為推動,加強海疆與邊疆治理研究。
伊犁師范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唐智佳在致辭中引用1885年臺灣建省時清廷上諭所言:“臺灣雖設行省,必須與福建聯(lián)為一氣,如‘甘肅新疆’之制,庶可內外相維”,闡述了臺灣與新疆的歷史連結。他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海疆與邊疆治理背后蘊含的共同思想,期待學者們通過交流互相啟發(fā)。(完)